• <td id="8qsqs"></td> <table id="8qsqs"></table>
  • <menu id="8qsqs"><table id="8qsqs"></table></menu>
  • 百年協和精神傳承|新冠疫苗守護者趙振東

    時間:2020-12-05 17:10:36來源:中國醫院院長作者:劉敏
    這種舍生取義的品格,正是百年協和精神的傳承,值得全社會珍視。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組組長趙振東,奮戰在疫苗研發一線,連續作戰200多天,積勞成疾,不幸離世。113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趙振東先進事跡報告會,師生共同懷念致敬趙振東同志。

        趙振東生前為病原所研究員,課題組長,科技處長,“協和學者”特聘教授。新冠疫情暴發期間,他潛心致力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生產,被譽為“新冠疫苗守護者”。916日晚上8時,從長沙評標返京途中,因連續工作、過度勞累突發心臟疾病,經搶救無效,于17日凌晨離世,年僅54歲。

        主辦方提供資料顯示,此前,他剛剛結束武漢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聯合檢查。趙振東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科學研究、嚴謹治學育人,在有國家需要時沖鋒在前、發揮關鍵作用。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受師生愛戴、同行尊敬和社會贊譽。

        “他熱愛科研到了癡迷的地步,他生活在他的世界里,而這個世界就是感染免疫學研究。”趙振東妻子王斌在會上介紹。在題為《為科研而生的普通人》的發言中,她回憶了與丈夫相處的細節,例如作為實驗室“打更人”,經常5點醒來轉發最新文獻給實驗室成員與學生;拉著家人試講幾小時的新課;從回龍觀家往返亦莊實驗室的4小時中,集中閱讀文獻;與患者保持聯系十幾年,盡自己所能在就醫、治療上給予指導等。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分享了與趙振東探討新冠疫情的回憶。他指出,趙振東潛心科研,是一名率真的學者,一名不計個人名利、敢于提出不同見解、心無旁騖、具有學者風骨的科學家。從2003年非典、2009H1N1流感,到2014年援助非洲埃博拉疫情,再到今年新冠疫情防控與疫苗研發直至因公逝世,他都沖在一線,勇擔社會責任、國家使命與民族大義。這種舍生取義的品格正是百年協和精神的傳承,值得院校、學界的更多科研工作者效仿、全社會珍視。

        王辰強調,院校全體干部應當向趙振東同志學習,傳其精神、承其遺志、立足本職,以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著力推進院校各項科研攻關任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趙振東的學生、病原所助理研究員王蓓回憶,趙老師是不可多得的嚴師,十幾年如一日,永不停歇地閱讀文獻、永不停歇地學習、始終追蹤最前沿地科學研究。他用“毛竹精神”、拿“一萬小時定律”激勵大家,以永不輕言放棄的科研精神帶領學生堅定地走在科研的道路上。

        趙振東的博士后、首都醫科大學副教授王繼介紹:“趙老師一直強調‘科學研究就是求真求實,必須要認真嚴謹,不可有半點馬虎’,要求每一個結論都要重復至少510次實驗才可確認。也正是因為他寬嚴相濟,以身作則,對學生專業基礎和學術能力的高要求,大家才能在科研工作中行穩致遠。”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劉海鷹介紹,為重大新發突發應急事件提供科技支撐是趙振東和病原所同事們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趙振東從20201月就投入到疫情防控研究中,完成抗新冠病毒藥物篩選工作。并且,構建了新冠病毒復制子評價平臺體系,參與緊急起草了五部門《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為推薦中國疫苗研發和緊急使用做了大量工作和基礎貢獻。

        趙振東不但工作中盡職盡責,對家庭也很有擔當。妻子王斌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疫情期間經常不能回家。她透露,趙振東盡管也很繁忙,但他幾乎包攬了家里的大事小情,從來都是任勞任怨。

     

    舉報電話:01058302828-6823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 資訊中心 > 專欄
    av免费直播网站
  • <td id="8qsqs"></td> <table id="8qsqs"></table>
  • <menu id="8qsqs"><table id="8qsqs"></tabl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