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北京天壇醫院)的創新研究成果“基于前循環腦梗死神經血管介入專病庫的臨床科研一體化研究模式應用探討”,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國卒中雜志》公開發表。
該研究以北京天壇醫院頂尖優勢學科神經介入為切入點,詳細論述了如何通過以專病庫為核心的海森健康大數據科研平臺構建高質量重點專病數據庫,實現海量真實診療數據在臨床研究中的深度利用以及研究成果對于臨床決策的有效反哺,開啟了行業內以專病庫為核心的“臨床-科研一體化”發展路徑,同時也樹立了現代醫療體系下的落地應用標桿,對促進我國循證醫學以及轉化醫學的發展有著重要參考意義和廣泛推廣價值。
以專病庫為核心的“臨床-科研一體化”發展模式,是天壇醫院人工智能臨床研究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以醫院學科發展為基本動力、以專病庫搭建為主要抓手,通過對院內外真實診療數據的集中整合、治理,形成圍繞某一專病全周期事件的多維、全息標準數據集;在此基礎上,利用AI統計分析算法模型及精準知識轉化鏈條,即可輔助科研人員快速開展基于不同場景需求的臨床研究以及疾病預測、風險評估等實踐應用,實現回歸臨床、指導決策的目的。
目前,北京天壇醫院介入中心依托與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大數據科研分析平臺,在專病庫建設方面已取得明顯成效,以前循環腦梗死急診取栓專病庫為例建立的取栓后顱內出血發生風險預測模型,ROC曲線下面積為0.749,靈敏度為0.751,特異度為0.820,具有較好的預測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