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qsqs"></td> <table id="8qsqs"></table>
  • <menu id="8qsqs"><table id="8qsqs"></table></menu>
  • 王金環:發揮專家型院長優勢,實現創新管理

    時間:2016-05-26 23:02:11來源:作者:
    “臨床專家當管理者后,如果依然執著于自身專業,那就相當于是科室主任在管理醫院。更可怕的是,要是連著幾屆院長都是發展各自的專業,醫院最終將完全喪失發展目標。&rd

     

     

        “臨床專家當管理者后,如果依然執著于自身專業,那就相當于是科室主任在管理醫院。更可怕的是,要是連著幾屆院長都是發展各自的專業,醫院最終將完全喪失發展目標。”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市腦系科中心醫院,下稱“環湖醫院”)院長王金環,從自己熱衷的醫學專業里走出來,把管理理念和專業技術相融合,突破專業的局限,最大發揮專家型院長的優勢,蛻變為一位成熟的管理者。“無論是專家,還是院長,個人的發展要順應潮流,隨著醫院的需求一起發展。”王金環說。

     

    性情中人

     

        和國內大多數的院長一樣,王金環也是臨床專家出身,走上管理崗位,貌似偶然,實則有其性格的必然性。

     

        王金環從南開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后,來到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主動從住院醫師做起。“只要他值班,醫生值班室總是窗明幾凈,收拾得很干凈”、“患者和護士發生糾紛,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說有問題找我,我是醫生”、“他當副主任醫師后,每當患者病危,他都把普通醫生換下來,自己去搶救”……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老同事們,至今還記得他的正直與擔當。“我就是個性情中人,盡力做好我該做的事兒。”王金環憨厚地說。

     

        正因這身正氣和扎實的做事風格,王金環被推上了管理崗位:衛生部危重病急救醫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科教處長、副院長,直至3年前,被調至環湖醫院任院長。“真沒想過要走上管理崗位,但是推我當領導,也不能推托,既然干就要干好了。”王金環就是這樣一個憨直的人。

     

        在王金環就任院長之前,已經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當院長后,臨床上是無暇顧及了,但是作為一名醫院的管理者,其成就感在于,能夠培養出一大批專家,我們醫院的專家們都很有名的!”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得失,反而為他人的成就引以為榮。

     

        王金環甘愿為人才做踏板,刻意地提拔能人?;诃h湖醫院腦系科的??苹A,其B超科室的醫生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然而即便在天津市的行業會議上,連B超科室主任也沒有發言權。“我要培養會說、能被業內認可的專家,而不僅僅是被患者認可。”

     

        王金環鼓勵科室主任們參加各種行業會議,而且先當他們的第一聽眾,親自為他們修改演講稿。如今,醫院收獲的不僅僅是科室主任們越來越有名,還承辦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腦血管搭橋手術研討會”,在中國腦卒中大會上設立“腦動脈瘤和靜脈竇血栓診治分論壇”,在中國醫院協會第十一次門急診管理學術年會上介紹經驗……2012年5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時為衛生部)在全國99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中,評選出十家優秀基地醫院,環湖醫院榜上有名。

     

        “環湖醫院建于1988年,最初定位為干部保健醫院,現在它已是全國知名的腦系科??漆t院。醫院能有今天,正是順應了患者的選擇。”作為內行領導內行,王金環用自己最質樸的出發點、注重科學的嚴謹治學態度,找到了管理的最佳著力點——順應潮流、隨著民眾需求一起發展。

     

    管理創新是關鍵

     

        2010年初,環湖醫院的腦系科專業已在天津市內小有名氣。然而,在一次衛生部的會議上,一位司長的問話,給王金環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你們環湖醫院是民營還是公立醫院?”這個問題警醒了王金環,他開始思索能夠令醫院揚名內外的破冰之路。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有句名言——不創新,就死亡。“作為一家??漆t院,如果臨床學科沒有什么拳頭產品,沒有過硬的服務技術,患者憑什么信任你?同行憑什么信服你?”王金環擲地有聲地說,“我們要創建新的技術、新的服務理念,這些創新性的內容是其他的醫院所不能提供的。只有這樣,才能使自身在所處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

     

        而技術創新的關鍵,正是管理創新。

     

        環湖醫院2004年即組建中國較早的國際標準化卒中單元,至今已運行7年,收治各類腦卒中患者近兩萬例。同時,醫院將天津市河西區12家社區醫院列為基地網絡醫院,并進行相關培訓,進一步規范和擴大腦卒中治療、康復、隨訪、健康宣教的范圍。

     

        它不僅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的參與,還有心理醫師、康復師、護士和營養師參與,系統地評估患者疾病情況,判斷對患者最有益的治療方案。

     

        而其強大的數據庫,更是讓環湖醫院在衛生部出了名。醫院對每位患者都進行幾十個量表的評估,最終形成上千個數據,遠遠超過需要上傳到國家腦卒中數據庫的要求。“國家腦卒中數據庫是要求醫院在線填寫的。有的醫院填一位患者的數據都要30分鐘,我們能在1小時之內高質量地上傳3000余個病例的全部數據。因為我們自己的數據庫里有上千個數據,上傳的只要幾百個數據,我們開發了一個程序接口,可以從我們的數據庫里抽出數據,與國家數據庫平臺對接,這樣我們數據上傳速度快、質量也最好。”王金環激動地說。

     

        環湖醫院引入國外先進技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結合國人生理結構與西方人的差異,進行了技術創新,開創了新的術式和縫合方法,從而使此手術更加符合國人的生理特點。“我們醫院所做的高流量腦血管搭橋,基本和發達國家是同步的。上海華山醫院的神經外科主任毛穎曾在腦卒中大會上評價,在國內,環湖醫院的搭橋手術已做到了極致。”介紹起醫院近些年的創新成就,王金環如數家珍。天津市翻譯出版社知道此事后,聯系醫院,希望共同策劃出版《腦血管搭橋手術圖譜》,并希望能作為原創圖書申報圖書獎。

     

        最考驗醫院管理能力的,當屬缺血性腦血管病溶栓治療。雖然學術界認為,對經過嚴格選擇的發病3.5小時內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積極采用靜脈溶栓治療。但這項治療在很多醫院都無法開展,因為溶栓的目標時間在國外要求不能超過1小時,國內為45分鐘。而環湖醫院除了確保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外,更是設置了一整套機制,從入院評估,到多學科專家會診,再到接受治療,醫院為患者建立了貫穿始終的綠色通道,整個過程不超過45分鐘。

     

        “很多人質疑我們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系統工程。其實,溶栓考驗的不僅是一位醫生的技藝,而且是整個醫院的能力。在這個治療流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無法完成溶栓。”環湖醫院去年做了83例溶栓治療,現在的溶栓工作逐月加速,今年前三個月就做了54例,有望在4月底就能達到去年的總量。

     

        2012年,衛生部從160家腦卒中基地醫院中挑選了16家單位承擔全國培訓任務。環湖醫院承擔了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內科診療技術、介入診療技術、影像診斷技術、超聲診斷技術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共5個培訓項目,是承擔培訓項目數量第二位的單位。

     

        在為基地醫院領導進行指導、培訓的專題會上,王隴德院士還專門將環湖醫院的防控模式作為樣板,向與會人員推介。

     

        現在,環湖醫院已成功舉辦第一期培訓班,來自12個省市的參訓學員對環湖醫院的管理及學科建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越來越多的醫院邀請環湖醫院的專家前去技術指導。

     

    抗生素管理哲學

     

        王金環剛任院長時,醫院里抗生素濫用嚴重,令他十分反感。如何點點燃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用行政命令下達硬指標?還是和績效、職稱掛鉤?王金環著實花了一番心思,最終選擇了“事實勝于雄辯”——讓醫生在實踐中意識到抗生素濫用的嚴重性,發自內心、自下而上地抵制不合理使用。

     

        “管理者要有前瞻性,遇到問題不能一堵了之。醫生為什么會用抗生素,是所有的醫生都為了拿回扣嗎?不用抗生素,醫生擔心的是什么?他擔心的問題不解決,有多少規定,他就能有多少對策,抗生素濫用問題依然解決不了。”疏,正是王金環的管理哲學。

     

        有醫生認為洗手液不能達到手術要求,醫院就為手術室加上刷手用具;有醫生質疑神經外科患者用的枕頭經常被血污染,雖然更換枕套,可枕芯快成細菌培養基了,于是醫院新購買的枕芯都是可拆洗的,術后患者的枕頭都用無菌單包裹;有醫生質疑手術室的空氣質量,醫院每年兩次更換空氣濾網,并多次請來市環保部門對手術室空氣過濾效果進行檢測……

     

         “我不下達抗生素使用率的硬指標,也不罰款,我的目的和醫生們是一樣的,只求降低感染率。”王金環說。當管理者不再站在醫生對立面時,事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醫生開始主動出謀劃策,通過各種途徑降低感染率:手術室的溫度低于一般手術室的23℃~24℃,維持在20℃,因為此溫度下細菌不易增長;患者不是手術前一天備皮,而是手術當天備皮,因為前一天備皮造成的傷口易引發感染;用于備皮的剃發膏也要高溫消毒,因為在對醫院里的幾種剃發膏做細菌培養后,發現都有細菌……

     

        一旦醫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之后的改革問題則迎刃而解。

     

        當然,還是有些醫生不放心,仍然依賴于抗生素。于是王金環將患者分為使用抗生素和未使用抗生素兩組,統計他們的術后感染率。對比之下,結果很明顯:有的醫師使用抗生素比例較高,患者術后感染率非但沒有降低,甚至還比其他不使用抗生素患者的高。大部分醫生立刻意識到,抗生素的使用與否,并非是感染的絕對因素,還需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而對那些難以改變自己處方習慣的醫生,王金環下了細工夫,按月統計醫院里每名醫生使用抗生素的數量以及術后感染率,進行排名和公示,并召集排名后三位的醫生研究改進方法。

     

        在王金環科學嚴謹態度的影響下,醫院里嚴肅的學術氣氛也漸成氣候。醫生們形成了一套過硬的抗生素合理使用專業理論,也有底氣不濫用抗生素。醫院Ⅰ類手術預防用抗生素最低的月份僅為16.19%,抗生素應用強度為11.0DDD,門診抗生素應用比例為1.00%,急診為3.00%,抗菌藥物占藥比例為4.46%,院內多重耐藥菌感染率大幅下降,平均住院天數較2010年縮短了近3天,效果顯著。王金環也屢次被邀請在業界推廣抗生素使用精細化管理經驗及臨床應用管理成效。

     

    不斷突破自我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去年9月21日,國際癡呆日之際,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朝聞天下》欄目,連續兩天播放了老年癡呆相關專題。今年新春之際,中央新聞頻道從大年初二到初五,連續四天以“新春走基層”為題,報道了環湖醫院防治老年癡呆的工作。

     

        央視為何在眾多醫院中選擇了環湖醫院,不僅因為環湖醫院開展癡呆??圃\療已達5年多,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準確詳實的癡呆患者數據庫。醫院每年前往定點鄉村,進行篩查、研究和入戶隨訪,這上千份的病例顯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力。環湖醫院于2010年12月成立癡呆診療中心,加強與美國南弗羅里達大學老年癡呆研究所等國內外機構的合作,旨在打造醫教研防為一體的癡呆診療中心。

     

        “老齡社會必然到來。如果咱們??漆t院拿不出高招,處置方法與別人一樣,患者憑什么來看???所以我們做老年癡呆,首先,評估是規范、準確、先進的;第二,患者的資料要長期留存,是可追溯、可研究的;第三,要將健康知識教給患者。”從王金環的話語中,環湖醫院扎扎實實做臨床的學術作風,可見一斑。

     

         “我們這樣的??漆t院,就需要不斷地突破自我,擁有前瞻性的技術,才能推動整個醫院的革新發展。我們的學科建設現在抓住了幾個突破點,有幾個已在全國范圍內做得不錯了。神經康復學科方興未艾,下一步將在功能神經外科、脊柱外科、小兒神經外科等領域開辟新的天地。”王金環向《中國醫院院長》記者介紹了對未來學科建設的構想。

     

        環湖醫院年門診量33.6萬人,年急診量3.8萬人,年住院患者1.6萬余人,神經外科年手術7000余例。醫院在腦系科領域已屬國內先進,而王金環又給自己設置了更高的目標——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神經??漆t院。“離這個目標,我們還有兩大缺陷,其一是在科研教學方面與大學系統醫院存在著明顯差距,其二是硬件設施自1985年建院以來未作調整,已滿足不了臨床、科研和教學的需要。”王金環說。

     

        在科研方面,環湖醫院出臺了多項鼓勵科研的政策和規定,改建了神經外科解剖實驗室、天津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新建了神經腫瘤組織庫、神經功能神經外科研究室,目前正在籌建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將為今后的學科建設搭建更高的人才成長平臺。

     

        在硬件建設方面,環湖醫院已在天津海河之濱開始新院區的建設。屆時,醫院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將增加4倍,床位只擴大到1000張,員工工作條件、患者就醫條件、科研教學條件均會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環湖醫院將在更高的平臺上運作。

     

         “因海河之濱周邊缺乏綜合性大醫院,所以我們搬到新院區后,將重新逐步發展綜合性科室。”順應潮流,隨著民眾需求一起發展,環湖醫院將迎來新明天。

    院長語錄

    ◎ 臨床專家當管理者后,如果依然執著于自身專業,那就相當于是科室主任在管理醫院。更可怕的是,要是連著幾屆院長都是發展各自的專業,醫院最終將完全喪失發展目標。

    ◎ 無論是專家還是院長,個人的發展要順應潮流,隨著醫院的需求一起發展。

    ◎ 作為一家??漆t院,如果臨床學科沒有什么拳頭產品,沒有過硬的服務技術,患者憑什么信任你?同行憑什么信服你?

    ◎ 很多人質疑我們醫院如何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系統工程。其實,溶栓考驗的不僅是一位醫生的技藝,而且是整個醫院的能力。在這個治療流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無法完成溶栓。

    ◎ 我們這樣的??漆t院,就需要不斷地突破自我,擁有前瞻性的技術,才能推動整個醫院的革新發展。

    ◎ 我不下達抗生素使用率的硬指標,也不罰款,我的目的和醫生們是一樣的,只求降低感染率。

    ◎ 老齡社會必然到來。如果咱們??漆t院拿不出高招,處置方法與別人一樣,患者憑什么來看???所以我們做老年癡呆,首先,評估是規范、準確、先進的;第二,患者的資料要長期留存,是可追溯、可研究的;第三,要將健康知識教給患者。

    舉報電話:01058302828-6823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 圈子 > 企業家沙龍 > 風采
    av免费直播网站
  • <td id="8qsqs"></td> <table id="8qsqs"></table>
  • <menu id="8qsqs"><table id="8qsqs"></tabl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