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院長網 (記者 劉文生) “醫療機構與醫保機構在醫療費用方面的立場和目標不一致,雙方之間形成博弈關系,導致醫保付費方式改革難以實現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總額的目標,也難以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在“第八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上如是說。
作為本屆年會的重頭戲,22日上午舉行的主題為“權威發布:迎接未來醫療新格局”的主論壇邀請了包括金維剛在內的醫療、社保、經濟等領域多位著名學者,從宏觀經濟和前瞻角度解讀了新形勢下的醫改。
“醫保付費方式與價格形成機制脫節。”金維剛說:“在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情況下,醫??傤~預付和預算的確定還存在不少問題,醫保付費方式改革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讓醫保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已成共識。對此,金維剛表示,未來要重點改進和完善醫保支付方式,積極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醫保藥品價格談判機制,縮短臨床必須的創新藥納入醫保支付的評審周期,適應分級診療的發展需要。
他還表示,促進醫保部門與醫療服務機構、藥品生產銷售企業之間構建相互合作的伙伴關系,建立醫保與醫療機構、藥品提供方的協商談判機制、監督制約機制,是“三醫”聯動的關鍵環節,也是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和完善藥品價格機制的重要內容。
而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結合當前埃博拉疫情這一熱點話題,就醫院感染防控做主題演講。從艾滋病到SARS在到埃博拉,“近50年來,新發傳染病問題始終是感染控制最嚴峻的挑戰。”張宗久說。他介紹了衛計委在面對埃博拉疫情時所采取的措施,表示中國并不怕埃博拉入侵,多支在西非實施救援的中國醫療隊伍無一人感染埃博拉。
論壇主持人、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認同張宗久加大疾病預防控制力度的觀點,他提出:要解決醫?;饓毫^大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讓百姓少得病,不得病,“醫院應加強這方面的建設”。
劉遠立還認為,下一步的醫改應圍繞供方為中心展開。他支出,如果說前一階段的醫改是“以需方為中心”,以“?;?rdquo;為主要目標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那么要打贏下一階段的“攻堅戰”,就必須“以供方為中心”, 以充分調動醫務工作者積極性為主要目標,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新體制、新機制。
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宏觀組組長景學成則從金融的維度對社會辦醫的資金來源給出建議。他表示,保險資金、信托籌資、基金籌資、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手段可以作為未來可采取的融資方式。
景學成還對目前國內醫院設備引進的籌資方式做了分析,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外國政府貸款、財政撥款、企業投資和融資租賃等。其中,融資租賃以其靈活、快捷、融資金額大、資金到位快等多方面的優點逐步得到醫院的認可,該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在實踐中采用。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全面解讀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并對近年的一個熱詞——“新常態”,做了解釋。他說,新常態的特征是,我國經濟從高速轉變為中高速增長,隨著資源和人口紅利減弱,創新和新的改革紅利講驅動新一輪增長。投資率下降、消費率上升,第二產業減速,服務業發展加速。
據相關部門測算,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中央政府定出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宋立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未來經濟增長不會低于6.86%。這一增速有賴于醫療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的推動,同時也為健康產業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景學成也表示,借著經濟發展新常態,未來社會資本辦醫、遠程醫療、大數據等將迎來快速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