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當丁義濤站在第八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分論壇“人文醫院建設:傳承與發展”的演講臺,講述南京鼓樓醫院的人文醫院建設時,距離他決心籌建人文醫院已經有十年光景。十年來,他帶領醫院矢志不渝地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行,最終將人文精神播撒到了全院的每個角落。
1996年,丁義濤掛帥南京鼓樓醫院院長。這位院長點子多,腦子活,創新意識強。做學者,他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改良式無血切肝術以及國際領先的“背馱式肝移植”技術;執掌醫院后,他帶領醫院開創了國內醫院管理之先河:在江蘇省率先啟動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全院中層競聘上崗;率先組建全國第一家醫療集團;收購宿遷市人民醫院,開展法人治理結構……“敢為人先”的精神為醫院帶來新氣象的同時,也使醫院成為醫療管理界的典范。
當人們期望他帶領醫院繼續大刀闊斧地改革時,他卻于2004年轉身,將目光鎖定在“建設服務最好的人文醫院”。
丁義濤認為,人文醫院建設雖然不能提高GDP,但是可以改變人,提升醫院的精神風貌,并讓醫學回歸人文本質,改善醫患關系。對于他來講,“人文醫院”的建設才是醫院管理建設中的最高境界。
朝著目標“建設服務最好的人文醫院”,丁義濤“十年磨一劍”,做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者。
2007年1月23日,南京鼓樓醫院歷史紀念館開館,地址設在醫院的前身“馬林醫院”舊址“1892樓”,跨越了3個世紀的醫院歷史濃縮于此,展現了鼓樓醫院的百年滄桑以及“平等地對待王子與乞丐”的文化傳承。
首任院長馬林在大街上救治倒在路邊的乞丐,院長陳祖蔭用自己的胸膛為患者暖腳,脊柱外科專家邱勇在500多人的大禮堂坐診……丁義濤會親自為新員工進行入職前教育,開課《醫院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把這一幅幅生動畫面牢牢刻在員工心里。
2012年11月5日,醫院新大樓開診試運行,新建筑更好地承載了醫院的人文精神。遵循患者為先的原則,為了保證患者每走20米就可以使用到電梯,醫院配備了65部;為了保證平車與輪椅可以平緩通過,整棟樓里沒有設置一個門檻;為了讓患者更加舒適的休息,醫院在化療室外安裝了軟座凳子;為了讓患者就醫更便捷,醫院投入了100多臺自助服務設備,患者可以進行自助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打印檢查報告、自助查詢……
更加讓人感嘆的是,醫院的服務也由原來的單一、被動變為多樣化、人性化。甚至電梯工人,也都統一服務、統一語言,“謝謝”、“走好”不離口……
醫院120年院慶時,美國前總統卡特專程從美國飛到醫院參加慶典,在興致勃勃地參觀完醫院后,留下了“這是全世界最好的醫院”的感動與評價。
毫無疑問,“建設服務最好的人文醫院”,丁義濤曾經的目標已經變為現實,但是對于這位醫界老者而言,“人文醫院”的內涵與外延還在不斷豐富的路上。